12月17日上午,由深圳市司法局副局長蔣小文帶隊的市決策咨詢委員會先行示范區法治組專家一行蒞臨藍海中心調研,實地考察藍海中心建設情況,探討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參加調研的有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主任陳滌、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郭毅敏、廣東華商律師事務所主任高樹、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任宋洋、深圳大學創新發展法治研究院院長葉衛平、華南理工大學法學院教授滕宏慶、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政法研究所所長李朝暉、深圳市企業法律顧問協會會長劉碧等。
藍海中心副理事長李茁英就中心在域外法律查明和國際商事調解于一體的跨境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的工作向與會專家進行了介紹。她表示下一步藍海中心將著力推進以下工作:一是進一步豐富藍海法律庫和專家庫,在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逐步推動“一帶一路法治地圖”的完善發展;二是進一步細化法律查明服務,如建設法律查明服務案例庫等;三是不斷總結商事調解經驗,推動中立評估在早期調解中發揮重要作用;四是參與深圳市商事調解協會的制度探索與創新;五是持續開展大灣區規則銜接等制度的研究。
座談期間,法治組專家圍繞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議題做了主題發言。
葉衛平教授從解讀營商環境建設政策內涵出發,強調改善營商環境的重心是優化制度。關于營商環境的市場化,當前仍需要避免政府不當干預市場的情形;關于營商環境的法治化,我國有《90年代國家產業政策》《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等,核心在于通過法治化建設降低制度性的交易成本;關于營商環境的國際化,深圳在法治環境、貿易便利化、宏觀稅負等方面還需要積極作為。
高樹律師結合律師行業發展實踐,分析指出營商環境建設最重要的指標應是縮減行政環節,深圳當前仍存在行政環節比較繁雜等現象,建議推動市場主體的全面減負,促進營商環境的市場化建設。
騰宏慶教授對深圳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發展提出以下建議:一是構建法治化營商環境法律體系;二是建設措施要落實壓實,建立合理完善的評估體系;三是注重科技賦能;四是支持市場主體創新,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五是建立后疫情時代市場主體的保護措施;六是協同發展,推動深圳都市圈的法治協同等。
宋洋主任介紹了深圳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最新情況,以及中國(深圳)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在推動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創新舉措,她提出今后將通過進一步完善解紛平臺構建、發揮專利保護機制作用、探索中立評估機制、扶持科技創新發展等措施,助力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
李朝暉所長結合深圳營商環境建設調查情況,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加大對提升營商環境政策的宣傳,讓社會大眾分享營商環境的政策紅利;二是完善市場準入制度;三是進一步優化辦事程序,節約辦事成本;四是規范對企業檢查指導行為。
劉碧會長座談期間認真參與交流討論。
市中級人民法院原副院長郭毅敏肯定了藍海中心在跨境法律服務平臺建設方面的成績。他認為藍海中心功能定位準確,法律查明、中立評估等法律服務對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有重要意義。未來要持續發展特色業務,加強大灣區法律規則等方面的研究,積極與相關部門聯動合作,加強宣傳,擴大服務的輻射領域。
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原主任陳滌指出,藍海中心不僅是一家法律實務機構,還兼有咨詢功能、智庫功能。當前深圳在立法方面往往缺乏對國外法律制度或規則的基礎研究,希望藍海中心充分發揮咨詢、智庫功能,助力深圳營商環境法治化建設。
最后,蔣小文副局長對本次調研進行了總結,她認為本次調研,與會專家從不同角度對深圳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議和意見,調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希望藍海中心繼續開展相關研究,持續為深圳法治化營商環境的提升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