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中國(廣東)自貿試驗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法治創新成果發布會暨“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啟動儀式在前海萬科企業公館國際會議中心召開。法律出版社社長黃閩,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長續文鋼,市政府黨組成員、前海管理局局長杜鵬等領導及市委政法委等市有關部門、藍海法律中心、法律出版社等機構、企業代表等近200人參加了會議并見證了“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的啟動儀式。
“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是前海響應習總書記提出的國家戰略,在法治領域的一大創新。該項目由前海管理局組織策劃、藍海法律中心和法律出版社跨地合作承建。項目目標是打造全國首個服務于“一帶一路”戰略的大型中文法律公共數據庫和國際化公共法律服務平臺。項目建成將有助于實現“一帶一路”國家戰略的法治化;有助于建立全國性標準化的域外法律查明機制;有助于轉化深圳及前海法治創新的重大成果;有助于全面提升前?,F代服務業的國際化水平。對于打造深圳市法治化營商環境,提升深圳的國際化水平都具有深遠意義。
與會領導共同推動“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啟動桿。從左到右依次是深圳市委副秘書長劉平生,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回法庭副庭長續文鋼,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李華楠,法律出版社社長黃閩,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深圳市委副秘書長林揚,藍海法律中心執行理事長肖璟翊。
針對目前我國在涉外貿易和投資領域的法律信息服務存在的“用戶需求痛點”:相關國內外法律條文、案例、國際條約和慣例沒有得到合理、系統的整合、開發與利用;對沿線國家法律信息的收集、編譯和研究,不夠深、不夠細;尚未建成權威的相關法律智庫;尚未能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新媒體,對沿線國家法律環境的變化,及時地予以捕捉、更新和發布等問題。
“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給出了如下答案
(一)在內容資源方面。項目承接單位藍海法律中心作為中國港澳臺和外國法律查明研究中心秘書處、最高人民法院港澳臺和外國法律查明基地,具有豐富的為政府部門、立法機關、司法及仲裁機構、國內外企業提供法律咨詢和域外法律查明服務的成功經驗,積累了大批涉外法律實務案例資源。而法律出版社經過63年的發展,已成為國內領先的法律專業出版商和法律信息提供商,連續多年保持法律專業出版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品種規模第一、專業影響力第一的地位。該社累計出版法律專業圖書、期刊近2萬種,積累了豐富的國內外法律文本、學術與實務研究成果和國際經貿案例出版資源。藍海法律中心和法律出版社,將對在庫法律專業信息資源進行充分開發、利用,確保平臺內容資源的專業基因和權威性。
(二)在專家資源方面。藍海法律中心作為國內外知名的域外法律查明機構,已與150多家域外法律機構以及與北京大學、人民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多家法律機構和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擁有1500多位個人專家組成的專家庫,覆蓋歐美和幾乎全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作為“中國圖書世界館藏影響力”法律專業排名第一,“知網”學術論文數據庫被引用圖書數量排名第一的權威出版社,法律出版社擁有優質的作者資源和資深專業編輯團隊,國內外民商經濟法領域、國際法、國際私法和國際經濟法領域的大批學科帶頭人和權威專家,均與該社建立了良好的出版合作關系。平臺在建設中將充分吸取各領域專家的經驗智慧和研究成果,保證專業上的高品質。
(三)在技術資源方面。作為出版領域“全國首批數字化轉型示范單位”、“全國首批數字內容資源知識服務模式試點單位”,國內法律知識服務標準的起草者之一,法律出版社及其下屬法訊網絡技術公司通過承接“中國法律數據中心知識庫”、“中英文法律知識服務平臺”、“手機律師”等國家項目建設,積累了多項法律專業與信息科技相融合的專業數字出版研發和應用技術,重點包括:基于法律科學內在理論邏輯結構的專業信息資源組織和標引技術、基于法律特有語義表達方式的文本挖掘和分析技術、“法律大數據”相關算法和編程技術、新媒體技術在法律信息傳播中的應用等。法律出版社將和藍海法律中心一起深入鉆研“域外法律查明和法律信息服務”在“互聯網+”時代的內在規律和用戶需求,既要根據項目需要將以前積累的專業技術成果移植、應用到新項目中,還要實現技術研發和服務上的創新。
與會代表高度評價“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的深遠意義,該項目的啟動與建設將為中國企業跨境貿易、跨境投資及融資活動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法治和環境評估,為企業“走出去”提供“全能地圖”和“全方位法律指引”。
“一帶一路”法治地圖項目合作方代表合影,從左到右依次是藍海法律中心理事長李茁英,藍海法律中心執行理事長肖璟翊、法律出版社社長黃閩、前海合作區管理局法制與社會建設處處長曹海雷、 法律出版社總編輯助理張雪純、藍海法律中心副理事長李磊明
法律出版社社長黃閩接受法制日報、深圳衛視、直播深圳欄目的采訪
藍海法律中心執行理事長肖璟翊接受法制日報采訪